给眼睛“打针”——玻璃体腔注药

眼睛,是我们看清世界的窗口,是我们唯一一个连接外界事物的器官,而眼睛也是脆弱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的视网膜功能会逐渐减退,相关疾病也会慢慢暴露,如:黄斑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会使我们的视力不断下降,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往眼睛里打针不受血眼屏障的限制,药物作用针对性更强,因此当传统口服药物等治疗方法无法控制病情时,往眼睛里打针便为这些患者眼底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往眼睛里打针注药的专业术语被称为:玻璃体腔注药术

什么是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vitreous cavity)是眼内最大的腔,占眼球容积的4/5,约4.5 ml,位于晶状体后方、视网膜前方,里面充满无色透明的胶质体,即玻璃体。

    玻璃体腔注药术指在眼睛玻璃体内注射药物。通过专用的注射针头,将药物注射至玻璃体腔内,让药物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能实现相对较低的药物剂量在病变区域达到较高浓度的同时避免全身副作用,是眼科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1]

玻璃体腔注射的是什么药物?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

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

常见的有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等,可以抑制眼内新生血管的生长,减少水肿,从而稳定或提高视力,有研究证实抗VEGF药物可有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功能[2]

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如地塞米松缓释剂,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4的功能改善Müller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的作用,维持血-视网膜屏障的完整性,达到减轻水肿的作用[3],多用于治疗由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或中央静脉阻塞(CRVO)引起的黄斑水肿;

3

抗生素类

万古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等,通过玻璃体腔注药,使药物在玻璃体腔内产生有效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细菌性眼内炎的效果;

4

抗病毒药物

更昔洛韦等,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为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的首选用药,也可有效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4]

5

抗真菌药物

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玻璃体用药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可有望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眼球及视力[5]

玻璃体腔注药手术步骤



玻璃体腔注药术有哪些注意事项

1.首先注药前及注药后都要根据医嘱,按时点眼药水,预防感染;

2.注药后如果感觉眼睛里有东西在飘,一般是药物在玻璃体内漂浮引起的,一般一周左右会消失;

3.注药后眼白处发红,一般是球结膜下出血,通常1-2周可自行吸收消退;

4.注药术后如果有眼睛剧烈疼痛,眼睛红肿明显,分泌物增多,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并及时来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宋佳忆, 陈婷, 艾明. 玻璃体腔注药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黄斑水肿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J] .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2, 38(5) : 410-414.

[2]   陈有信, 汤加.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问题与挑战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 37(1) : 1-4.

[3] 马凌云, 荣翱. 难治性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J] .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9,41 (10): 796-800.

[4] 狄宇, 郭立斌, 叶俊杰, 等.   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的视网膜毒性研究 [J] . 中华眼科杂志, 2020, 56(4) : 279-285.

[5] 周慧颖, 叶俊杰, 陈有信, 等.   真菌性眼内炎的手术治疗与病原学研究 [J] . 中华眼科杂志,2018,54 (4): 270-276.下滑动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转载自浙江省眼科医院,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平台转载文章旨在科普知识学习和分享,无商业用途。本平台发布所有信息均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医生专业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本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若涉及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咨询预约



联系电话:010-62381656转6203     
手       机:18612381596
详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2号(地铁4号线大兴线新街口站A西北口步行121米)
网站地址:https://www.bjzxyykynb.com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